一、引言
– 简述对偶像的初步认识和印象。
– 提出偶像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二、主体
1. **偶像的选择与理由**:描述选择某个特定偶像的过程,包括偶像的特点、为何吸引自己等。
– 示例:“我心目中的偶像是张国荣,他不仅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私下里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演员。我被他的艺术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所打动。”
2. **偶像对我的影响**:阐述偶像如何影响了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 示例:“自从知道了张国荣的故事后,我开始更加珍惜每一次表演的机会,努力向艺术家学习,不断挑战自我。”
3. **成长的变化**:分享因偶像而经历的成长故事。
– 示例:“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张国荣的精神让我学会了坚持和勇气,这些品质也逐渐成为我人格的一部分。”
4. **思辨感悟**:分析偶像带给自己的启示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 示例:“在娱乐圈这个大染缸中,张国荣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清白和真实。这让我意识到,无论在哪个行业,保持初心和真诚是多么宝贵。”
三、结尾
– 总结偶像在自己心中的位置和意义。
– 表达对未来的展望和决心。
### 范文
#### 我心中的偶像
在我年少的时候,有一个名字总是响彻耳畔——王羲之。他的书法艺术成就了千古流传的“兰亭序”,成为后世无数人心中的榜样。王羲之不仅是书法家,更是品德高尚的楷模。他的一生,是对传统艺术的坚守与传承,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正是这样的偶像,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追寻和思考。
从王羲之身上,我学会了专注与毅力。他为了练习书法,常常废寝忘食。每当夜幕降临,灯火通明的书房里,只有他孤独的身影和挥洒自如的墨迹。这种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使我明白无论目标多么遥远,只要持之以恒,终将抵达理想的彼岸。
更重要的是,王羲之的人生态度教会了我谦逊与宽容。在《兰亭序》中,他多次提到“欲书之意”,即书写时的心情和感受。他尊重每一个参与者,即使面对批评也不改其志。这种对待他人的态度,让我学会了在人际交往中尊重差异,包容不同意见,培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展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和智慧的传递。他的作品,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美好与复杂。通过学习王羲之的书法,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能力,更在精神层面得到了洗礼。
王羲之是我心中的偶像,他不仅以卓越的才华影响了我的学习之路,更以高尚的品德塑造了我的人格。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崇敬和启示,继续前行,不断探索和超越,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 出题依据
题目要求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偶像”的文章。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找到可以效仿的榜样。因此,选择王羲之作为文中的榜样人物,既能体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感悟,符合题目要求。
#### 作文类型
议论文
#### 评分标准
– 内容(40%):文章是否围绕“我心中的偶像”这一主题展开,是否有明确的中心句。
– 逻辑性(30%):论证是否清晰合理,论点与论据是否紧密结合。
– 语言表达(20%):文笔是否流畅,修辞手法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初中生的语言水平。
– 思想深度(10%):是否能从偶像身上学到有价值的品质或道理,是否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