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论点: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能够为社会贡献的人。
#### 分论点:
1. 我的理想源于家庭的影响,父母通过实际行动传递了对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
2. 我在学校的活动中体会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这激励我将来要成为团队中的领导者。
3. 我通过参与社区服务了解到帮助他人的喜悦,并立志未来能投身于公益。
4. 在探索个人兴趣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热情所在——环保,并决定将其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 论证方式:
– 通过实例说明理想是如何形成的(家庭、学校、社区服务)。
– 结合具体经历,展示理想实现的可能性与必要条件。
– 强调理想对于个人的长远影响和成长。
### 二、范文
《我的理想》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种子,它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慢慢生根发芽。对我而言,这个梦想是成为一名能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个体。从我懂事起,家中长辈们总是以实际行动向我证明着“家”的意义——不仅是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更是播撒爱心与责任的地方。记得有一次,父亲在周末义务清理公园里的落叶,他的背影在阳光下拉出长长的影子,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无私与奉献。
在学校里,我学会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每一次班级活动都让我深刻理解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那次运动会上,我们班虽然不是最快的队伍,却凭借默契的配合赢得了比赛。那一刻,我看到了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价值,也意识到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扮演怎样的角色——一个能够引领团队走向成功的人。
而在参与社区服务的经历中,我感受到了助人为乐的真谛。每当看到那些因我的努力而笑容满面的面孔时,我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些体验让我坚定了一个信念——我的理想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学习与成长的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兴趣也在悄悄变化,环保成了我的新方向。我开始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积极参与学校的环保项目,并尝试用我的能力去改变世界。这份热情让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做对的事情,梦想终将照进现实。
回望过去,我明白了理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塑造了我是谁,还指引着我成为什么样的人。它让我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不懈地向前进。未来的路上,我将继续追寻那颗照亮前行道路的理想之灯,让它成为引领我成长的灯塔。
### 三、出题依据
题目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个人理想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为社会作出贡献。通过探讨个人成长经历与理想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进步的内在联系。题目要求学生以散文或议论文的形式表达自己关于理想的理解和展望,强调情感与逻辑的结合,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思辨和感悟。
### 四、作文类型
本作文为半命题形式,题目未完全指定,由学生自选角度进行创作。
### 五、评分标准
– 内容完整性:(50/60分) – 文章需围绕主题展开,内容完整,无遗漏。
– 逻辑性:(40/60分) – 文章结构清晰合理,观点明确,逻辑性强。
– 情感表达:(30/60分) – 情感真挚,能感染读者。
– 语言运用:(20/60分) – 文字流畅自然,语言富有表现力。
– 创新与思辨:(10/60分) – 提出独到见解,展现思辨能力。
– 文采与风格:(10/60分) – 文采斐然,符合所选文体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