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头:引入梦想的概念,描述梦想之树的意象。
2. 主体一:个人成长经历,如何逐渐认识到自己对梦想的追求。
3. 主体二:与梦想相关的具体事件或挑战,体现成长和变化。
4. 主体三:反思与感悟,关于梦想的意义和个人价值的思考。
5. 结尾:总结梦想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可能的梦想。
二、范文
标题:我的梦想之树
我常想,人生如一棵树,而梦想则是这棵树的种子。
小时候,我种下一颗小树苗,那是我对知识的渴望;长大后,我在它身上绑上风筝线,那是我对未来的期望。
记得那年夏天,我第一次站在学校的舞台上,朗诵我的诗作。台下是一片寂静,但我能感觉到心跳的声音。那一刻,我仿佛看到自己梦想之树上结满了果实。
然而梦想的道路从不平坦。初中时,我因为一次失败的考试,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那时,我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想要放弃。
但正是在那个低谷,我重新找到了自我。我开始阅读更多书籍,参加各类竞赛。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在数学和物理方面有了惊人的进步。
现在回望过去,那些挫折和失败都成为了我成长路上的营养。我明白了,梦想之树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才能茁壮成长。
如今,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依然怀揣着对知识无尽的渴望,对未来无限的好奇。梦想之树已经长得足够高,能够触及天空。
我知道,未来的路上还会有许多风雨。但只要心中有光,脚下就有路。我会继续前行,用知识和智慧去浇灌这棵梦想之树,让它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三、出题依据
题目要求学生围绕“我的梦想之树”这一主题展开想象和论述,既要表达个人的成长变化,也要进行深入的思辨和感悟。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梦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面对挑战和困难。
四、作文类型
议论文
五、评分标准
1.内容完整性:是否围绕主题进行阐述,是否有逻辑性地表达个人观点。
2.情感表达:文章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是否能引起读者共鸣。
3.语言表达能力:文字是否流畅自然,词汇是否丰富多样,修辞手法是否恰当使用。
4.思辨深度:是否能够深入剖析主题,提出独到的见解或思考。
5.结构组织:文章是否条理清晰,段落过渡是否自然,是否有明确的中心论点和论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