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思想**: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挑战和机遇,通过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学会了坚强和自信。
**写作角度**:以第一人称叙述个人经历,描述一个具体事件,展现成长中的情感变化和逻辑思考。
**结构布局**:
1. 引入:简要介绍背景,提出主题。
2. 事件发展:详细叙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 感悟与反思:分析事件对自己的影响,以及从中学到的教训。
4. 结论:总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收获,展望未来。
**情感与逻辑并重**:通过具体事例,展示情感的变化(如从害怕到勇敢)和逻辑思维的过程(如如何解决问题)。
**强调成长变化和思辨感悟**: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状态,展现成长的变化;通过思考和讨论,体现思辨能力的培养。
**题目形式**:命题、半命题或理解型材料。
**文体类型**:散文或议论文。
—
### 二、范文
标题:《风雨之后见彩虹》
在成长的路上,我遇到了一次让我难忘的考验——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学校的田径比赛。紧张而兴奋的情绪充斥着我的内心,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自我挑战的机会。
比赛开始前,我站在起跑线上,心跳得像是要跳出胸腔。教练鼓励我说:“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的!”但内心的声音却像是在说:“别傻了,怎么可能赢?”这种矛盾的心理让我陷入了迷茫。
然而,就在我准备放弃时,一位同学递给我一块毛巾,她笑着说:“加油,你是最棒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团队的支持和力量。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我可以的。”
随着发令枪响起,我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了起跑线。虽然途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没有退缩。我告诉自己,要勇敢地去面对每一个挑战。最终,我成功地完成了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坚持的重要性。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就一定能够克服它们。同时,我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当我们团结在一起时,就能够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这次经历不仅让我在学业上取得了进步,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面对挑战,永不放弃。
—
### 三、出题依据
出题依据在于引导学生关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逻辑思考。通过描述学生在面对挑战时的心理变化和行动选择,让学生体会到成长的意义,学会在困境中寻找出路。
### 四、作文类型
本次作文属于议论性散文。通过具体事件的描述和对事件的深入分析,展示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和逻辑思考。
### 五、评分标准
1. **内容要求**:作文内容需围绕成长路上的小故事展开,表达清晰,情感真挚。
– 0-5分:内容空洞,缺乏深度。
– 6-8分:内容基本符合题目要求,有情感表达但不够深入。
– 9-10分:内容充实,情感与逻辑并重,展现了成长的变化和思辨感悟。
– 11-12分:内容精彩,情感丰富,逻辑严密,展现了深刻的成长感悟和思辨能力。
2. **语言表达**:语言流畅,用词准确,无语病。
– 0-4分:语言表达不流利,存在语病或错别字。
– 5-7分:语言表达基本流畅,部分语句存在语病。
– 8-10分:语言表达流畅自然,无明显语病。
– 11-12分:语言表达优美,无语病,富有表现力。
3. **创新与个性**:文章有独到见解,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 0-2分:缺乏创新和个性,观点陈腐。
– 3-4分:有一定创新和个性,但不够突出。
– 5-7分:有创新和个性的闪光点,但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完善。
– 8-10分:创新与个性鲜明,有深度的思考和独特的感悟。
– 11-12分:创新与个性突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