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物介绍**:主角是一个名叫李明的四年级小学生。
2. **事件背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李明在公园里看到其他小朋友都能轻松骑自行车,而自己却因为害怕摔倒而不敢尝试。
3. **学习过程**:李明决定要克服自己的恐惧,于是向一个会骑自行车的老爷爷请教。
4. **成功与收获**:经过一番努力和练习,李明最终学会了骑自行车。
5. **反思与总结**:李明意识到勇气和坚持是学会新技能的关键,并且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范文**
标题: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清晨,我独自坐在公园的角落里,看着其他小朋友们骑着五颜六色的自行车自由自在地穿梭在花丛中,而我的内心却是波涛汹涌。我羡慕那些能熟练驾驭自行车的小朋友们,他们仿佛有了翅膀,可以在风中翱翔。然而,我却因为内心的恐惧而不敢迈出那关键的一步。
“小李,你怎么不骑车呢?”一声温和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抬头一看,一位满脸笑容的叔叔正微笑着看着我。他看出了我的犹豫,便主动提出要教我骑车。我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鼓起勇气接受了这个挑战。
叔叔耐心地指导我如何站立和踩踏板,每一个动作都让我感到既新奇又紧张。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摇摇晃晃,几次差点摔倒。但是,我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练习。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可以控制自行车了。当我成功地骑上自行车并在路上平稳前行时,我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我明白了,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我们就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勇敢地面对恐惧,不再逃避。这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从那天起,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我都敢于尝试新事物,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这段学骑自行车的经历不仅让我获得了一项新技能,更让我收获了成长的喜悦和自信的力量。
**三、出题依据**
本题目旨在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小事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描述一个人学会骑自行车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勇气、坚持和自信等主题。同时,题目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具体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展现人物特点,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四、作文类型**
段落型
**五、评分标准**
– 内容完整性:是否完整描述了学骑自行车的过程。(20/40)
– 细节描写:是否使用了生动的细节来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20/40)
– 语言表达:是否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语句结构,使文章流畅易懂。(10/40)
– 逻辑连贯:文章是否有清晰的开头、中间和结尾。(10/20)
– 创新创意:是否能提供新颖的角度或独特的见解,使文章内容更具吸引力。(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