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忘了带作业本一、作文提纲
1. 引入:描述一个典型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忘记带作业本的场景。
2. 发展:叙述孩子在发现忘记带作业本后的心理活动,包括焦虑、寻找等。
3. 高潮:描写孩子如何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向同学借作业本或询问老师。
4. 结局:孩子最终成功完成作业,或者通过这次经历学会了更好的组织和管理时间的方法。
二、范文
我忘了带作业本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像往常一样走进了四年级的教室。突然,我发现自己忘记带作业本了,心里顿时慌了起来。平时都是妈妈提醒我今天需要带作业本,可是今天她没在家,我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小问题。
我环顾四周,看到其他同学都在专心致志地写作业,有的甚至还拿出了新的作业本。我心里既羡慕又紧张,担心被老师批评。这时,我的好朋友小明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笑着说:“别担心,我可以帮你。”他拿出自己的作业本,对我说:“你先用我的吧,待会儿我会再拿回来的。”
有了小明的帮助,我心里稍微放松了一些。我开始认真地写起来,虽然不是自己的作业本,但感觉也还不错。当我快要写完时,小明突然想起他的作业本还没带来。他有点不好意思地对我说:“对不起,我得回去拿作业本了。”说完就匆匆跑开了。
我看着小明远去的背影,心里有些失落,但也感到温暖。毕竟,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过了一会儿,小明回来了,手里拿着他的作业本,对我说:“谢谢你帮我,下次我也会帮助你。”我笑着点点头,心里暖暖的。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只要勇于面对并寻求帮助,总会有办法解决问题。而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支持,更是让人感到幸福和温暖。
三、出题依据
该题目旨在考查学生描述人物和事件的写作能力,特别是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它也考察学生对友谊的理解与珍视程度,以及他们如何通过互助来克服困难。
四、作文类型
此题为叙事作文,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一个具体的事件,并通过故事传达一定的道德教育意义或情感体验。
五、评分标准
1. 内容完整性:故事是否完整,情节是否连贯,是否有明确的结局。
2. 人物刻画:人物的性格是否鲜明,动作和心理活动是否真实自然。
3. 情感表达:文章是否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通过情感变化传达的主题信息。
4. 语言表达:句子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是否有使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