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篇引入:描述一个自然场景,引起读者兴趣。
2. 主体部分:叙述一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经过。
3. 情感表达: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或感激之情。
4. 结尾总结: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并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范文**
我眼中的大自然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郊外的一个森林公园。那里有清澈的小溪,绿油油的草地,还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花朵。
那天,我们沿着小溪边走,看到了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在水里嬉戏。它们有的在追逐,有的在游泳,还有的在觅食。我被它们的活泼可爱所吸引,忍不住拿出手机拍下了这美好的瞬间。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片草地上。那里的草很软,踩在上面感觉很舒服。我躺在草地上,看着天空中飘过的白云,听着鸟儿的歌唱,感到非常放松和快乐。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花坛前。那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朵,红的、黄的、紫的……它们争奇斗艳,非常漂亮。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些花朵,发现它们都有一种独特的美。有的花瓣很大,颜色鲜艳;有的花蕊很细,香气扑鼻。每一朵花都有它自己的特点,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这次去森林公园的经历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我明白了大自然的美丽不仅在于它的景色,更在于它带给我们的愉悦和感动。我希望将来还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出题依据**
此题目旨在考查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以及通过亲身经历来表达个人情感的能力。通过描述一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来展现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或感激之情。
**作文类型**
记叙文
**评分标准**
– 内容完整性(30分):文章是否围绕“我眼中的大自然”这一中心主题展开,情节是否连贯合理。
– 情感表达(20分):文章是否能够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情感,如喜爱、敬畏等。
– 语言表达(20分):文章的语言是否流畅、生动,能否恰当使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 结构组织(10分):文章的结构是否清晰,段落划分是否合理。
– 创意与原创性(10分):文章是否有新颖的观点或独特的视角,是否能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